作者 柯政豪
老屋裝修的挑戰
相較於新成屋裝潢,老屋翻修經常伴隨著許多不可預期的問題,其中最令人頭痛的,莫過於「滲漏水」。這類問題不僅要找出滲漏來源,還必須釐清責任歸屬,難度極高,甚至可能無法完全解決。也因如此,許多設計公司對老屋裝潢避之唯恐不及,以免後續衍生糾紛。
外牆滲水:最棘手的隱憂
在眾多滲漏水案例中,外牆滲水是最麻煩的一種。大樓外牆防水往往需要大面積施工,甚至必須整棟住戶共同配合,工程龐大且推動不易。雖然許多承租診所的醫師願意自費處理租屋中的小問題,但涉及整棟外牆的防水,已非少量經費能解決。許多人都有過「花了大錢卻仍無法根治」的經驗。
案例分享:四十年鋼骨大樓
在一次裝修案中,我們遇到一棟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鋼骨結構大樓。裝修過程中,發現外牆多處有滲水痕跡,甚至在大雨時會導致室內積水。面對這樣的問題,我們選擇不再採取高成本卻未必有效的防水工程,而是以更務實的方法——「花小錢與滲水和平共存」。
處理方式:導水而非堵水
我們的解決方案是:
1.在拆除後、工程初期觀察外牆的滲水狀況。
2.請鐵工師傅訂製不鏽鋼水盤,安裝在外牆內側的漏水位置。
3.以假樑與牆面包覆,形成一道「副牆」。
4.讓滲入的雨水集中於副牆與外牆之間,導入水盤,再經由鄰近的冷氣排水管排出。
透過這樣的方式,雨水不再進入室內,而是被「轉移路徑」,讓空間能夠保持乾爽。
▲訂製不鏽鋼水盤,安裝在外牆內側的漏水位置明
▲以假樑與牆面包覆不鏽鋼水盤
▲以假樑與牆面包覆不鏽鋼水盤
小成本,大效果
這種「導水而非堵水」的方法,雖然無法真正修復大樓外牆結構問題,但卻能以小成本有效控制滲水帶來的困擾。我們已成功為不少承租老屋的診所醫師解決外牆滲漏水的問題,提供一個務實且高效率的解決方向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